旅程还是宿命 - Infraworks从鼎盛时期到归于尘土

从2014年秋天加入Infraworks产品研发团队,到2022年3月无奈告别,差不多八年时间。八年时间对于一个程序员来说,分量很重。这中间各种瓜葛,终不能忘记。这里闲来提笔,充实一下芝麻文集.

芝麻其一

记得当年面试的时候是一个下午。孙总首先跟我科普了一下BIM的生命周期,接着讲了整个BIM产业生态,以及A公司在BIM方面的现有产品线和未来几年的发展愿景。这个大的背景虽然不一定影响到coder的每一天具体工作,但是作为一滴水,你永远处于时代的洪流中,所以你所开发的任何一个功能都和大的方向相关,甚至有时候会左右产品的生命。对于BIM这个圈子,朋友们对于广联达这家公司肯定是非常熟悉的,他家做的很不错。前几年股票也涨的好,但是近两年因为国内的房地产调控,对于它的影响还是挺大的。说这个例子,想表达的意思是说做一个事情,将它先放到时代的宏大背景下去考量,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,并不是好高骛远纸上谈兵之举。

说到公司的产品线在BIM或者说AEC行业的应用,主要的有以下几个产品:Revit, BIM360, Civil 3D, AutoCAD, Navisworks, Infraworks等等。Revit是Autodesk的三驾马车(Hero Products)之一,在建筑行业里边的市场占有率非常高,全球“粉丝”众多。它也是给公司带来巨大收益的奶牛。Civil 3D和Infraworks是专注于基建行业的两款软件,其中C3D是基于AutoCAD的二维工程设计软件,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了。而Infraworks是一款相对年轻的产品,它的真正起航始于2010年代。

芝麻其二

基建项目的特点是,相对其他项目而言规模更大,例如长达数百公里的高速公路;项目预算更大,例如高铁项目;项目周期长 - 从规划到审批到设计施工到投入使用,短的也要好几年,长的超过10年大型项目也不少;项目管理难度更大 - 大型项目中的总包分包各个单位供应商等等,设计施工监理各色人等,这些人都可以是BIM系统的使用者;这些不同的参与单位以及不同工种的参与者相互协作,难度非常具有挑战性。

芝麻其三

到2014年的时候,整个产品里边已经实现了很多个服务。这些服务大体上可以分为基础服务和增值服务吧。基础服务包括外部模型和数据的导入,模型在线存储和协同。而增值服务主要是分析和优化方面的服务。后边团队又试图做新的服务,主要是算量和造价方面。但是这个努力最后也无疾而终了,原因暂时按下不表。

道路优化服务 - 这个服务其实还算是成功的,它是需要用户额外付费的。而且还有一些真实用户在使用,所以更显得它的成功。我们抛开这个服务到底创造了多少收入,实际的ROI怎么样不谈,它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,对于用户真正需要的服务,用户是乐意花钱的。

模型信息服务(Model Information Service) - 这个服务真的很空,没有什么有用的信息,像鸡肋一样的存在。后来跟MAS一样归于尘土了。它的主要问题是:解决不了任何用户问题,讲不出什么故事。这些服务的拆分是在微服务架构流行之前就有了,这个也可以作为以后微服务架构拆分和设计的一点经验教训:从用户角度看来没什么必要独立的服务,不会有什么存在价值。大概率会变成tech debt。

Model Artifacts Service - 这个服务是对移动使用场景的一个试探,它是有一定市场需求的。可惜因为整个大产品的用户量不大,这部分也看不到什么增长空间,后来也拿掉了。这个服务结合MIS和Comment Service,使用全景技术使得用户可以在手机或者Pad上浏览模型,查看全景图片,以及做一些comments。

Assets Management - 这个服务到底有没有作为Infraworks的一部分发布过,我不记得了。不久之后她就嫁入豪门B360了,成为B360 Ops的核心部分,补全了B360版图中的重要一块。

【个人观点,不承担任何明示或隐含的保证和义务】概要设计阶段的模型,基于并不精确的几何信息。这样的基础之上做任何的分析或算量,是否符合常识和唯物主义科学观,都值得商榷。

【个人观点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】产品思维很重要。B360很会构思故事,将整个版图慢慢地拼凑完整了走上了阳光大道。而Infraworks这边的各个服务在商业上就不够完整,更不谈技术上的整合。